不同施氮方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叶永印
张时龙
机构
[1]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毕节
关键词
水稻; 施N方式; 群体结构;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2001.02.01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 8个基、蘖、穗肥施N比例及数量对毕粳 37号叶长、比叶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抽穗期倒 4叶叶长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通径系数为 :P =0 .75 30 ;其次是倒 3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通过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间接作用 ,通径系数为 0 .5 90 4;决定系数为0 .96 2 3 ,倒 2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对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 ,通径系数为 0 .5 311,决定系数为 0 .75 70 ;剑叶、倒 2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线性关系 ,倒 3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倒 4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开口向上的 2次抛物线关系 ,比叶重与基肥施N比例呈二欠抛物线关系。增加施N量 ,叶长不同程度增加 ,而比叶重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2+48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