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红彦,王锡锋,张忠山
机构
[1] 河南省小麦叶枯病防治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
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1994.08.006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河南省小麦成株期叶枯病种类较多,且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发生,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始发病,随籽粒灌浆达到发病高峰。小麦播期、播量、品种冬春性、麦田地势及土壤、气候、套作方式、蚜害及种子带情况等,均影响叶枯病发生与流行。在气候因素中,4月上、中旬的平均气温,4月及5月上、中旬的降雨量对叶枯病发生影响最大。气温18℃以上、多雨及田间湿度大最适合此病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豫西地区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初步研究 [J].
林晓民 ;
胡公洛 ;
侯文邦 ;
周丽鸿 .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03) :13-15
[2]   小麦雪霉叶枯病及其诊断 [J].
商鸿生 .
植物保护, 1989, (06) :31-32
[3]   东北春小麦根腐病防治研究 [J].
白金铠 ;
陈其本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4) :2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