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理论述评

被引:26
作者
叶晓红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后冷战时代; 哥本哈根学派; 安全化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作为冷战后崛起的欧洲安全研究的一支显赫流派,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建构主义的安全分析方法—安全化理论成为冷战后宽泛安全研究议程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性概念与理论。安全化理论为传统派、宽泛派和批判派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解路径和整合的潜力,也以此主导了近来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领域中最富活力和最具争议的辩论。本文回顾了奠定安全化理论基础的思想渊源,从定义、主体间性、权力与语境的地位、安全化政治等方面揭示了安全化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要素主体,简要评价了安全化理论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并对其局限困顿之处进行分析评论。哥本哈根学派由于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安全实践分析而招致规范与伦理上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是哥本哈根学派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布赞 (Buzan, 2009
[2]  
新安全论[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英)巴瑞·布赞(BarryBuzan)等著, 2003
[3]  
Words, Images, Enemies: Securi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J] . Michael C.William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2003 (4)
[4]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 foreign policy [J].
Waltz, KN .
SECURITY STUDIES, 1996, 6 (01) :54-57
[5]  
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 .2[英]巴里.布赞,闫健,李剑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9
[6]  
European Security:Problems of Research on Non-Military Aspects .2 Egbert Jahn.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