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APD技术对大熊猫分类地位的探讨

被引:16
作者
林峰
杨玉华
张义正
陈红卫
费立松
宋云芳
何光昕
张安居
机构
[1] 四川联合大学生物工程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都动物园
关键词
大熊猫;RAPD分析;分类学;Southern杂交;
D O I
10.16829/j.slxb.1997.03.001
中图分类号
Q959.838 [食肉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等方法对大熊猫与小熊猫、马来熊、浣熊等共有的一条1.3kb的RAPD产物片段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于大熊猫的此共有片段可能为一重复序列,并且其内部含有多个随机引物AB1-08的结合位点。以此来自于大熊猫的1.3kb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发现马来熊RAPD产物中的对应片段显示了很高的同源性,而小熊猫和浣熊RAPD产物则无相应的杂交带。这暗示,从分类地位上来看,大熊猫与熊科马来熊的亲缘关系应更近于与小熊猫和浣熊的亲缘关系,应与马来熊一样划分为熊科。本研究为大熊猫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了又一分子生物学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 / 5+7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