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大型水母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温盐度的关系

被引:58
作者
程家骅
丁峰元
李圣法
严利平
凌建忠
李建生
刘勇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型水母; 数量分布; 温度; 东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 2 0 0 4年 4月和 6月东海区中北部海域大型水母的监测调查结果为依据 ,分析了东海区大型水母的主要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温度、盐度环境的关系、以及主要种类间的个体生长差异。结果表明 :4月大型水母的优势种类多管水母约占 75 %、霞水母约占 15 %和沙水母约占 5 % ;6月大型水母的优势种类沙海蜇约占 6 0 %、多管水母约占 2 0 %和霞水母约占 10 %。其中沙海蜇和霞水母为往年东海区大量暴发的种类。沙海蜇为低温高盐种 ,适温范围为 12~ 17℃ ,主要分布于黄海冷水团伸向东海舌锋的锋面以北海域 ,密集分布区最高网产为 10 0 0 0 kg/ h左右 ;霞水母为暖水高盐种 ,适温范围为 2 0~ 2 5℃ ,主要密集分布于东海北部的暖水控制海域。黄海冷水团势力强弱可作为判别沙海蜇暴发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因子。东海区大型水母主要优势种的生长速度以沙海蜇最快 ,其次为霞水母 ,而多管水母相对较慢 ,且个体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5+660 +6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黄海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及其可能成因浅析 [J].
程家骅 ;
李圣法 ;
丁峰元 ;
严利平 .
现代渔业信息, 2004, (05) :10-12
[2]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J].
严利平 ;
李圣法 ;
丁峰元 .
海洋渔业, 2004, (01) :9-12
[3]   水母和海蜇 [J].
洪惠馨 .
生物学通报, 2002, (02) :13-16
[4]   水母类在海洋食物网中的作用 [J].
马喜平 ;
凡守军 .
海洋科学, 1998, (02) :38-42
[5]   沙海蜇的形态与结构 [J].
鲁男 ;
赵英明 ;
蒋双 .
水产科学, 1992, (01) :5-8
[6]   海蜇的生活史 [J].
丁耕芜 ;
陈介康 .
水产学报, 1981, (02) :93-102+187
[7]  
海蜇[M]. 科学出版社 , 洪惠馨, 1978
[8]  
A physical context for gelatinous zooplankton aggregations: a review[J] . William M. Graham,Fransesc Pagès,William M. Hamner.Hydrobiologia . 2001 (1)
[9]   Jellyfish fisheries in southeast Asia [J].
Makoto Omori ;
Eiji Nakano .
Hydrobiologia, 2001, 451 :19-26
[10]   Food and feeding of Aurelia aurita in Tokyo Bay with an analysis of stomach contents and a measurement of digestion times [J].
Haruto Ishii ;
Fusako Tanaka .
Hydrobiologia, 2001, 451 :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