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视域下的青年社会化

被引:14
作者
蒋广学
周航
机构
[1]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本质; 异化; 青年社会化;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3.02.021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社会起源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与高速普及,当代社会大众对信息自主和言论自由的客观需要为互联网的全球广泛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从信息传播途径到社会交往方式再到社会客观存在,网络社会经历了自发、自觉、自为的发展历程。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工具理性发展和资本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网络社会既是社会现实矛盾和发展问题以及人性本质的曲折而客观的反映,也是对既有社会文明秩序和本质属性一定意义上的某种反动。网络社会与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社会正在改变青年的成长和社会化路径,重构青年的社会地位和行动模式,折射青年的特质和青年色彩。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尹韵公;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2] 启蒙辩证法.[M].(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3]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4] 数字化生存.[M].(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 [5] 人的延伸.[M].(加)麦克卢汉(Mcluhan;Marshall)著;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 [6]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
  •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 [8] Internet World Stats...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 [9] 网络社会的青年政治社会化新范式
    王全印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5) : 34 - 38
  • [10] 交往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社会后果
    王南湜
    刘悦笛
    [J]. 学术研究, 2003, (05) : 27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