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

被引:33
作者
张宏达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华夏范畴,古生代被子植物远祖,中生代被子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5 [植物的地区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古生代时期,中国古陆上存在着由于海侵所分割的华夏、康滇、杨子、华北、松江、塔里木、唐古拉、广西、北越等陆块。它们的北面有准噶尔大兴安地槽,西部有昌都地槽和藏南地槽。中生代之后,燕山运动和印度支那运动相继出现,海水从华夏等古陆之间退出,形成了联成一体的华夏古陆。自泥盆纪以来,在华夏各古陆出现了11群的种子碳,组成了古生代的华夏植物区系,它们当中的大羽羊齿类Gigantopterides及舌羊齿类Glos-sopterides到了二迭纪达到了全盛的时期。它们都和被子植物有较密切的联系,可归入前被子植物。中生代初期,华夏古陆及北美已出现了和现代被子植物一脉相联的原始被子植物,如北美三迭纪的Sanmiguelialewisii,福建晚二迭纪的心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cordata,到了侏罗纪,在华夏古陆已存在着许多现代仍然继续生存的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水青树属Tetracentron,木兰属Magnolia、荑花序类,鼠李科及禾本科等,进到白垩纪早期,现代被子植物各个钢、目和科已遍布于全球,最后,在福建龙岩找到的心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cordataYabeetO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