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伏马毒素合成基因对玉米种子寄藏镰刀菌的分子检测

被引:2
作者
孙东亚 [1 ]
王晓鸣 [1 ]
何月秋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镰刀菌; 伏马毒素; fum1基因; 分子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我国玉米种子普遍受到拟轮生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的侵染,该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对国家种质库中玉米种质的安全保存有着潜在的影响。fum1基因是F.verticillioides等镰刀菌中伏马毒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选用3对已知引物Fum5F/Fum5R、P1/P2和P3/P4分别对从玉米种子中分离出的9株镰刀菌和1株阴性对照菌链格孢菌进行PCR扩增检测,在F001和F003菌株中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表达片段。测序表明,这些片段的长度分别为846bp、888bp和703bp,与已知fum1基因(AF155773)的同源性达99%以上。3对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达到88pg/mL。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都能够有效地检测产生伏马毒素的镰刀菌菌株,但引物Fum5F/Fum5R所扩增片段完全来自fum1基因内部,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在此定性检测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定量检测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伏马毒素对农作物种质保存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串珠镰刀菌伏马菌素产毒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研究 [J].
王晓英 ;
刘秀梅 .
卫生研究, 2003, (03) :228-232
[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 [J].
罗孟军 ;
朱天辉 .
四川林业科技, 2001, (03) :45-49
[3]   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史晓榕 ;
白建法 ;
白丽 .
植物保护学报, 1994, (03) :243-247
[4]   一种致癌性真菌毒素——串珠镰刀菌毒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J].
侯幼红 ;
吴绍熙 .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3, (03) :149-152
[5]   高赖氨酸玉米穗腐和粒腐病的初步研究 [J].
张清润 ;
谢皓 .
北京农业科学, 1989, (05) :23-28
[6]  
分子植物病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金生编著, 1999
[7]  
Maize diseases. MCGEE D C.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Pres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