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民族国家认同——以“大禹祭典”为例

被引:16
作者
陈志勤
机构
[1]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的创造(invention of tradition); 大禹祭典; 宗族复兴; 国家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禹祭祀在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悠久,但因为政治、社会的原因,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衰退、消失。现在,大禹祭祀在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中,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得到再生和发展;而这种再生和发展无疑伴随着"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过程。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的"传统"、"民俗"的创造,孕育了国家整合、地方开发、宗族变化之间的互酬互惠的关系;同时,也经历了由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到表象民族、国家的中华文化的升华。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绍兴大禹祭典.[M].吴军; 罗海迪; 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  
禹裔寻踪.[M].姒承家;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3]  
古村落的沉思.[M].王恬;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  
大禹陵志.[M].沈建中编著;.研究出版社.2005,
[5]  
传统的发明.[M].(英)E.霍布斯鲍姆(E.J.Hobsbawn);(英)T.兰格(TerenceRanger)著;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
[6]  
大禹世家.[M].姒元翼; 姒承家;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7]  
公祭大禹陵.[M].’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编;沈才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  
大禹颂.[M].沈建中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9]   从地方文化到中国、世界文化的梁祝传说——兼及民俗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建构 [J].
陈志勤 .
山东社会科学, 2010, (01) :24-33
[10]   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关系视野下的公祭 [J].
吴效群 ;
杨凤岗 .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02)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