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

被引:50
作者
李强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主动城镇化; 被动城镇化; 县域经济; 就近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3.06.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前,我国城镇化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重视人的需求在城镇化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区分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模式,而被动城镇化往往与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土地财政、追求短期政绩、伤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等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入手,切切实实解决城镇化中就业、住房、农村土地宅基地等一系列难题,才能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在多种模式的城镇化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县域经济,重视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建设,这样才更容易实现主动城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市发展史.[M].(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人民出版社.2004,
[3]  
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99,
[4]   中国土地财政基本理论研究——土地财政的起源、本质、风险与未来 [J].
唐在富 .
经济经纬, 2012, (02) :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