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染色剂对水稻酯酶同工酶电泳显色相对强度差异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刘东旭
李子先
郭学兴
曹熙德
才宏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 染色; 电泳;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6.31 [];
学科分类号
081704 ;
摘要
以α-和β-萘乙酸酯为底物,以固蓝 B 盐和 RR 盐为偶联剂,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研究了水稻酯酶同工酶的电泳显色,结果为①少数酶带只能用α-萘乙酸酯显示;绝大多数酶带可用α-或β-萘乙酸酯显示。②用α-和β-萘乙酸酯同时显色时,一些单独用α-或β-萘乙酸酯能显示的酶带的相对染色强度或者降低(甚至酶带完全消失),或者增加。③用固蓝 B 盐作偶联剂与用固蓝 RR 盐相比,某些酶带的相对染色强度增加。因此,各电泳酶带染色强度的相对强弱并不一定反应各酶本身活性的相对高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水稻酯酶酶谱的定量分析 [J].
张尧忠 ;
程侃声 ;
周汇 ;
贺庆瑞 .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3) :43-50
[2]   杂交水稻及三系在发育过程中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J].
刘文芳 ;
吴文瑜 ;
肖翊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7, (03) :267-274
[3]   广西野生稻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J].
吴妙燊 ;
陈成斌 .
作物学报, 1986, (02) :87-94
[4]   有关同工酶分析的几个问题 [J].
周光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1) :1-4+9
[5]   水稻品种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J].
朱英国 ;
梅启明 ;
余金洪 ;
桂东湖 .
作物学报, 1982, (02) :73-79+146
[6]   零上低温对不同抗冷力的亚热带植物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J].
刘鸿先 ;
曾韶西 ;
李平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1, (04) :337-343
[7]   同功酶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徐乃瑜 .
湖北农业科学, 1979, (11) :7-11
[8]  
新酶组织化学.[M].[日]武内忠男;[日]小川和朗等 主编;朱逢春 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9]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four isozyme loci by trisomic analysi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S. Ranjhan;J. C. Glaszmann;D. A. Ramirez;G. S. Khus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8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