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蒸发分馏”成藏机制

被引:51
作者
傅宁
李友川
陈桂华
陈明
高伟义
章海鹰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2] 上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部
关键词
油气; 地球化学特征; 蒸发分馏效应; 成藏机制; 油源对比; 西湖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东海西湖凹陷 3 0个原油样品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油源及成藏机制。认为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源自各地区煤系烃源岩 ;具有原油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和先油后气 ,两期成藏的特征 ;各气藏均为“蒸发分馏”作用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首次提出蒸发分馏效应是该区油气成藏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图 7表 2参 18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指示意义 [J].
张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57-59+103
[2]   流体包裹体常规特征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王红军 ;
蔡迎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50-52+18
[3]   东海西湖凹陷原油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贾健谊 ;
须雪豪 ;
孙伯强 .
海洋石油, 2000, (02) :1-7
[4]   电子束辐照下富氢镜质体生烃标志 [J].
于冰 ;
张井 ;
于建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6) :1-3+113
[5]   中国泥盆纪煤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四环二萜烷的成因 [J].
程顶胜 ;
韩德馨 ;
盛国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42-46+121
[6]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作用 [J].
赵长毅 ;
程克明 ;
何忠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4) :23-27+99
[7]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J].
柳少波 ;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29-33+98
[8]   煤系有机质生烃潜力评价标准探讨 [J].
陈建平 ;
赵长毅 ;
何忠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1) :1-5+91
[9]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地化特征 [J].
叶军,郭迪孝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2) :174-181+145
[10]   吐哈盆地煤成油有机岩石学特征 [J].
赵长毅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24-2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