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空间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交道口社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胡映洁
吕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城市社区空间; 应急疏散能力; 评价模型; 交道口社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6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0837 ;
摘要
以城市防灾空间中最基本的单元——社区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建立了基于现状空间分析的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模型,模型由应急疏散时间半径与应急疏散容量半径两个维度及应急疏散距离、道路有效宽度、道路集成度、应急疏散场所容量、社区人口密度5个因素构成。最后,通过GIS中的服务区分析及空间句法分析等技术,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交道口社区,找到交道口社区中应急疏散能力较弱的区域,为社区应急疏散空间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GIS的社区居民避震疏散区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J].
黄静 ;
叶明武 ;
王军 ;
许世远 ;
陈振楼 ;
刘耀龙 .
地理科学, 2011, 31 (02) :204-210
[2]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J]. 谢军飞,李延明,李树华.园林科技. 2008(02)
[3]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J]. 谢军飞,李延明,李树华.园林科技. 2008 (02)
[4]   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 [J].
庄丽 ;
高杰 ;
冯启民 ;
武毅 ;
孙峥 .
世界地震工程, 2008, (02) :78-84
[5]   城市防灾避难空间优化模型 [J].
徐波 ;
关贤军 ;
尤建新 .
土木工程学报, 2008, (01) :93-98
[6]   可拓方法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为例 [J].
李辉霞 ;
陈国阶 .
地理科学, 2003, (03) :335-341
[7]   城市震害高危害小区的研究和GIS的实现技术 [J].
帅向华 ;
成小平 ;
袁一凡 .
地震, 2002, (03) :113-119
[8]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J].
张风华 ;
谢礼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57-64
[9]   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J].
尹之潜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01) :70-75
[10]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 李云飞.中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