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期)构造运动的物质、能量效应与油气成藏

被引:37
作者
郝芳 [1 ]
邹华耀 [1 ]
龚再升 [2 ]
方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新(晚期)构造运动; 应力-压力状态; 油气非稳态充注; 快速成藏; 油气藏调整改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板块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的控制,不同盆地的新(晚期)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包括伸展和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快速沉降和断裂活化、挤压背景下的强烈隆升和构造掀斜等。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具有强烈的物质效应(对油气成藏要素构成的改造)和能量效应(对成藏动力学环境和过程的影响)。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的影响取决于新(晚期)构造运动期源岩的生排烃状态、新(晚期)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性质、沉降-抬升的速率、幅度和区域变化及断裂活动程度。建造期(盆地保持沉降、充填状态;源岩处于生、排烃阶段;超压的产生过程仍在进行,超压释放后可得到动态补给)的构造运动可以导致幕式快速成藏,所形成的油气藏属于阶段性充注的原生油气藏,改造期(盆地沉降、充填停止,处于抬升、剥蚀和构造变形状态;源岩生、排烃作用已终止;超压的产生过程已经终止,超压释放后不能得到补给)断裂活化型构造运动可导致已聚集油气的突发性穿层运移和跨层聚集,形成非连续充注的次生油气藏;改造期无断裂活化型构造运动特别是构造掀斜运动可以导致已聚集油气的层内调整,形成有成因联系的调整型油气藏系列。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既可以具有建设性作用、也可以产生调整、改造作用甚至破坏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川西前陆盆地流体的跨层流动和天然气爆发式成藏 [J].
刘树根 ;
李国蓉 ;
李巨初 ;
徐国盛 ;
王国芝 ;
徐国强 ;
孙玮 ;
雍自权 .
地质学报, 2005, (05) :690-699
[2]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周新源 ;
石昕 ;
王招明 ;
皮学军 ;
张朝军 .
石油学报, 2005, (03) :1-9
[3]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3-517
[4]   渤中坳陷超压-构造活动联控型流体流动与油气快速成藏 [J].
郝芳 ;
蔡东升 ;
邹华耀 ;
方勇 ;
曾治平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8-524
[5]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 [J].
朱伟林 ;
王振峰 ;
黄保家 .
地球科学, 2004, (05) :563-568
[6]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与低压油气藏成藏机理综述 [J].
邹华耀 ;
郝芳 ;
蔡勋育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2) :45-50
[7]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8]  
郝芳等著.超压盆地生烃作用动力学与油气成藏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金之钧等著.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  
曾溅辉,金之钧等著.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物理模拟[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