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际化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被引:37
作者
刘志彪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
关键词
出口导向; 转口加工贸易; 外包业务; 收购兼并; 中国经济国际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与日本、韩国以出口导向的国际化战略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转口贸易的国际化道路,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所带来新的机遇的正确把握。中国目前以转口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必须升级。单纯的转口加工贸易是“无根的花”,它所造成的“飞地经济”格局,会形成本国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严重的二元发展态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企业真正起飞和获得国际化的机会,使中国自身企业被边缘化。国际化战略升级的方向,一是要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二是要大力鼓励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中国GNP与GDP差额看经济开放结构 [J].
郑志国 ;
刘明珍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3) :14-21
[2]   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 [J].
刘志彪 ;
刘晓昶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10) :5-10
[3]   面向新世纪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与开放战略 [J].
刘志彪 .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3) :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