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原型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刚 [1 ]
吴仕虎 [1 ]
李小刚 [1 ]
陈辉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数学地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原型盆地; 构造演化; 焉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别从盆地内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发育和地层接触方式、沉积速率分析以及盆内构造耦合关系着手,着重讨论存在争议的焉耆盆地早中侏罗世构造性质。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了早中侏罗世及后各个时期的构造。认为焉耆盆地属于早中侏罗世开始孕育的陆内前陆盆地,经历了前中生代基底形成、中生代前陆盆地雏形、燕山期前陆盆地形成、喜山期前陆盆地定型4个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内种马场隆起和宝浪苏木等主要构造带为同沉积构造,构造带的演化过程控制了凹陷内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油气圈闭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焉耆盆地南部凹陷侏罗系沉积物源分析
    南红丽
    陈希敏
    白云飞
    闫福旺
    李雪芹
    王新芳
    [J]. 河南石油, 2005, (04) : 4 - 5+1
  • [2] 中国西北地区陆内前陆盆地的鉴别标志
    陈发景
    汪新文
    [J]. 现代地质, 2004, (02) : 151 - 156
  • [3] 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孙自明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 115 - 117+185
  • [4]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刘新月
    李永林
    何明喜
    田纳新
    南红丽
    陈刚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 130 - 133+85
  • [5] 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原型分析
    陈发景
    汪新文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459 - 469
  • [6]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性质及形成机制
    吴富强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4) : 298 - 301+358
  • [7] 焉耆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
    姜在兴
    吴明荣
    陈祥
    邱荣华
    [J]. 古地理学报, 1999, (03) : 19 - 27
  • [8]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原型盆地与演化特征
    靳久强
    赵文智
    薛良清
    孟庆任
    [J]. 地质论评, 1999, (01) : 92 - 104
  • [9] 对焉耆盆地基底的认识
    吴富强
    陈文礼
    曹建康
    段心建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6) : 15 - 19+86-87
  • [10] 平衡剖面技术应用的条件及实例分析
    张明山
    陈发景
    [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04) : 532 - 54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