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空间尺度变异

被引:18
作者
王小军 [1 ,2 ]
张强 [1 ]
古璇清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2]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尺度; 分形理论; 盒维数; 空间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2010年度广东省75处样点灌区的实测资料和遥感图像,应用分形理论,采用网格盒维数法计算了各样点灌区盒维数,结果表明:广东省灌区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盒维数介于1.0004~1.675之间,分维数均值为1.308,形状指数均值为0.335,都随灌区规模呈同步减小趋势。不同规模灌区盒维数大型灌区(1.442)>中型灌区(1.287)>小型灌区(1.19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空间分形特征诸因子中以非空网格对数值最高,相关性达到0.941。基于此,建立了不同网格尺度下的灌区面积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盒维数空间尺度变异函数。同时,从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众多因素中,选取了工程评价值、盒子维数、灌区形状指数、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和当年降水量5项指标进行了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灰关联计算结果表明:空间各影响因素中以工程评价因子的关联度最高,达到0.8478,其次为形态特征因子,自然气象因子影响最小。尝试利用分形理论为不同面积尺度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空间变异规律分析和尺度转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该结果对于指导灌区投资改造和规划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01 / 12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分形理论及其在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J]. 张法升,刘作新.应用生态学报. 2011(05)
[2]   近60年黄河入海水沙多尺度变化及其对河口的影响 [J].
刘锋 ;
陈沈良 ;
彭俊 ;
陈广泉 .
地理学报, 2011, 66 (03) :313-323
[3]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f paddy field to reduce nutrient runoff[J]. Tadayoshi Hitomi,Yusaku Iwamoto,Asa Miura,Koji Hamada,Kyoji Takaki,Eisaku Shiratani.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06)
[4]   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J].
杨昕 ;
汤国安 ;
刘学军 ;
李发源 ;
祝士杰 .
地理学报, 2009, 64 (09) :1058-1070
[5]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进展 [J].
崔远来 ;
熊佳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4) :590-598
[6]  
茆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农业节水的主攻方向[J]. 中国水利. 2009(03)
[7]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分析 [J].
崔远来 ;
李远华 ;
陆垂裕 .
中国水利, 2009, (03) :18-21
[8]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J].
韩振中 ;
裴源生 ;
李远华 ;
郭慧滨 .
中国水利, 2009, (03) :11-14
[9]   广东省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 [J].
王小军 ;
古璇清 ;
邓岚 ;
林新明 .
广东水利水电, 2008, (08) :62-66
[10]   测量分维的矢量计盒算法研究 [J].
韩杰 ;
陆桂华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8, (03) :5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