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和初级生产力对黑潮变迁的响应

被引:8
作者
黄小慧 [1 ]
王汝建 [1 ]
翦知湣 [1 ]
王吉良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科技馆
关键词
表层海水温度; 生产力; 黑潮; 对马暖流; 全新世; 冲绳海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 [海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在冲绳海槽北部B-3GC孔高分辨率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分子生物标志物和生源组分指标,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的变化历史。研究发现,UK3′7—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的变化指示了全新世黑潮及对马暖流分支的变迁。10.6~7.3 ka BP期间,冲绳海槽北部主要受东海陆架冷水团影响,陆源物质输入量增加,初级生产力比较高,表层海水温度较低。7.3~4.6 ka BP期间,黑潮暖流对该区的影响迅速增强,表层海水快速增温,陆源物质输入减少,但是各种生产力指标显示出上升趋势,与该区上升流的出现和迅速发育有关。4.6~2.7 ka BP期间,即全新世普林虫低值事件(PME)期间,表层海水温度明显降低了0.8~1.4℃,陆源物质输入增加,初级生产力和各种生源组分的含量也达到较高水平,说明此时黑潮强度减弱,或者黑潮主流轴向太平洋方向发生偏移,该区再次受到陆架冲淡水的影响。2.7 ka BP以来,虽然黑潮暖流再次影响到该海区,但初级生产力和生源物质输出量继续大幅增高,可能与该地区上升流的持续发育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52 / 6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冲绳海槽中部过去15ka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变化的生物标志物重建 [J].
邢磊 ;
赵美训 ;
张海龙 ;
刘焱光 ;
石学法 .
科学通报, 2008, (12) :1448-1455
[2]   南冲绳海槽7000aB.P.以来基于长链不饱和烯酮指标的古海洋生产力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南青云 ;
李铁刚 ;
陈金霞 ;
于心科 ;
李青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82-490
[3]   近73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上升流的演化 [J].
李青 ;
李铁刚 ;
常凤鸣 ;
曹奇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2) :65-70
[4]   晚第四纪对马暖流的演化和变动:浮游有孔虫和氧碳同位素证据 [J].
李铁刚 ;
孙荣涛 ;
张德玉 ;
刘振夏 ;
李青 ;
江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660-669
[5]   冲绳海槽B-3GC钻孔柱状样花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J].
宋长青 ;
孙湘君 ;
Y. Saito .
科学通报, 2001, (02) :153-158
[6]   东海黑潮锋面涡旋在陆架水与黑潮水交换中的作用 [J].
郭炳火 ;
葛人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6) :1-11
[7]   西太平洋晚全新世变冷事件 [J].
翦知湣 ;
汪品先 ;
李保华 ;
U.Pflauman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5) :461-466
[8]  
东海海洋地质[M]. 海洋出版社 , 金翔龙主编, 1992
[9]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using C 37 unsaturated alkenones[J] . Houyun Zhou,Tiegang Li,Guodong Jia,Zhaoyu Zhu,Baoquan Chi,Qiyuan Cao,Rongtao Sun,Ping’an Peng.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7 (2)
[10]  
The Holocene Pulleniatina Minimum Event revisited: Geochemical and faunal evidence from the Okinawa Trough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Kuroshio current[J] . Yu-Shih Lin,Kuo-Yen Wei,In-Tian Lin,Pai-Sen Yu,Hong-Wei Chiang,Chen-Yin Chen,Chuan-Chou Shen,Horng-Sheng Mii,Yue-Gau Chen.Marine Micropaleontology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