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

被引:14
作者
朱大岗 [1 ]
孟宪刚 [1 ]
邵兆刚 [1 ]
杨朝斌 [2 ]
韩建恩 [1 ]
余佳 [1 ]
孟庆伟 [1 ]
吕荣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孢粉记录; 古生物; 古环境与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根据该套河湖相地层沉积演化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河湖相沉积中所发现的各种古动植物化石等的综合分析,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札达地区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经历了从湿热—温暖潮湿—偏冷潮湿—寒冷干旱的变化,以及植被从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渐演化。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其总体特征是15.4~4.4Ma,札达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24.4~3.95Ma,为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33.95~3.5Ma,为偏凉潮湿阶段,气候开始转冷;43.5~3.2Ma,为温暖潮湿阶段;53.2~2.9Ma,气候转为偏冷潮湿阶段;62.9~2.57Ma,该阶段气候偏冷而干旱,整体较为干冷;72.57~1.36Ma,气候寒冷而干旱。表明自上新世—早更新世,该区的古气候环境在逐渐变干、变冷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6+433 +43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层序地层分析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地学前缘, 2006, (05) :308-315
[2]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香孜剖面孢粉分析 [J].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4) :320-327
[3]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划分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11-1120
[4]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统鼠兔类牙齿化石的发现 [J].
孟宪刚 ;
朱大岗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75-1178
[5]   西藏阿里阿伊拉日居山脉第四纪冰川作用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学报, 2005, (05) :700-709+724
[6]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3) :245-252
[7]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5-608
[8]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统中犀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J].
孟宪刚 ;
朱大岗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杜建军 ;
韩建恩 ;
余佳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9-612
[9]   西藏西部札达盆地上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古环境 [J].
李建国 ;
周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01) :89-96
[10]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J].
钱方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