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艾滋病“问题理论”的视角——与《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一文商榷

被引:13
作者
夏国美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艾滋病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问题理论; 独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8 [社会病态与社会犯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究竟何在?本文与潘绥铭等人文章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艾滋病传播的社会因素”、“对艾滋病预防认识的政治高度”并不是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而是带有普遍性的全球共识。而中国在应对艾滋病策略上采取的严厉打击卖淫吸毒的方针以及政府以强控制手段和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身份建构的社会预防模式,才构成了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因此,中国要成功应对艾滋病,必须改变策略,设立国家和地方传染病基金制度,扩大艾滋病民间组织的行动空间,形成政府、民间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互动与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变革 [J].
夏国美 .
社会科学, 2005, (11) :66-79
[2]   “社会科学与艾滋病——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综述 [J].
刘潼福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112-113
[3]  
社会控制[M]. 华夏出版社 , (美)罗斯(Ross, 1989
[4]  
社会学主要思潮[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阿 隆(Aro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