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

被引:6
作者
姜素椿
曲芬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
[2] 解放军医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肠道; 细菌感染; 治疗;
D O I
10.13461/j.cnki.cja.002597
中图分类号
R453 [药物疗法、化学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肠道细菌感染是腹泻的主要原因 ,故合理使用抗菌药是个重要课题。临床上有些肠道细菌性感染不需要用抗菌药治疗 ,只需给予及时补液及相关发病机制治疗即迅速恢复 ,包括部分胃肠炎型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及宋内志贺氏菌感染等 ;非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是由于肠毒素引起的一过性呕吐、腹泻 ,如果给抗菌药反而延缓恢复时间且增加肠道细菌的耐药性。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腹泻 ,包括侵袭性肠炎、中毒性菌痢、霍乱等 ,必须积极抗菌 ,控制病情 ,防止带菌及慢性化 ,清除病原 ,防止传染扩散。志贺氏菌感染首选氟喹诺酮 (FQNS)类药物 ,经验显示其效果好且可序惯疗法。沙门氏菌感染的抗菌治疗主要依病原及临床表现区别对待。霍乱的抗菌与补液治疗同样重要 ,必须尽早、全程、合理应用 ,目前以 FQNS类药物及四环素族的多西环素最好。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发展较快 ,需引起重视。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多主张不用抗菌治疗。空肠弯曲菌感染多不需要抗生素治疗。耶耳森氏菌肠炎多为自限性 ,无需抗菌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及时停用有关抗生素 ,轻症患者常能自行恢复 ;重症患者宜抗菌治疗 ,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 [J].
梁贤球 ;
潘树根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 (01) :41-42
[2]   头孢曲松治疗重症细菌性痢疾102例 [J].
叶俊茂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 (01) :44-44
[3]   肝炎患者败血症优势菌和耐药性调查 [J].
韩玉坤 ;
王陆军 ;
周华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01) :65-66
[4]   妊娠伴发霍乱36例临床分析 [J].
马常兰 ;
LenaYussuf .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0, (04)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