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药理研究近况

被引:2
作者
程德新
机构
[1] 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单味药; 黄茂; 当归; 红花; 静脉注射; 补阳还伍汤; 活血祛瘀剂; 补血药; 活血祛瘀药; 补益药; 补气药; 益气药; 川芍;
D O I
10.16025/j.1674-1307.1990.01.02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首创,方剂组成是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药一钱半,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一钱,水煎服。古代医家将人体之阳评定为十分,左右侧各占五分。如患者肝阳化风,肝风内动时一侧肢体瘫痪,即五分之阳丧失。服用本方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使丧失的五分元阳得以补还,故本方得名补阳还五汤。为了阐明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机理,推广其应用和探索本方的新用途,很多医家用现代药理学方法对补阳还五汤及其单味药进行了大量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药药理与应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浴生等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