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5
作者
林启辉
机构
[1] 深圳市观澜预防保健所
关键词
艾滋病; 同伴教育; 效果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的中远期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某工厂450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另一工厂490名流动人口作为对照,在项目实施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同期问卷调查,进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27.73,P﹤0.01)、1年(t=9.35,P﹤0.01)及1.5年内(t=3.39,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干预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4.82,P﹤0.01)、1年(t=25.39,P﹤0.01)及1.5年内(t=17.65,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干预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1.80,P﹤0.01)、1年(t=27.84,P﹤0.01)、1.5年(t=6.60,P﹤0.01)及2年时(t=.6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结论]同伴教育在流动人口中预防艾滋病的近期效果显著,但其中远期效果较差,有必要在1~1.5年后再次强化同伴教育的干预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281 / 22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深圳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黄西戎 ;
武俊青 ;
王瑞平 ;
姜综敏 ;
叶江枫 ;
李娜 ;
杨青敏 ;
石凯 ;
余圣保 .
生殖医学杂志, 2008, (04) :272-275
[2]   农民工的特点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初探 [J].
吕柯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4) :312-313+300
[3]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成功经验 [J].
明中强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 (05) :193-197
[4]   强化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 [J].
陈宝珍 .
疾病监测, 1994, (12) :343-343
[5]  
辅导与心理治疗[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林孟平著, 2005
[6]  
Adolescent AIDS Prevention in Context: The Impact of Peer Educator Qualities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on Intervention Efficacy[J] . Emily J. Ozer,Rhona S. Weinstein,Christina Maslach,David Siegel.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 1997 (3)
[7]  
School Sex Education: An Experimental Programme With Educational And Medical Benefit[J] . Alex R. Mellan,Fran A. Phelps,Nicola J. Crichton,John H. Tripp.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1995 (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