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7年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统计分析

被引:11
作者
徐自超 [1 ,2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期刊社《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2] 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然科学类期刊; 自引;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通过对我国330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2005~2007年自引率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各年度自引率的正常参考值,从而为界定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的过度自引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7年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的自引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323、0.299和0.285,呈过度自引的自然科学类期刊分别有249种、255种和228种;环境与生命科学类期刊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325、0.313和0.294,呈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有28种、29种和28种;科技与生产类期刊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343、0.318和0.305,呈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有121种、119种和117种;医药科学类期刊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306、0.267和0.245,呈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有60种、65种和65种;农业科学类期刊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277、0.278和0.268,呈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有35种、37种和27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94 / 7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影响因子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J].
郝秀原 ;
游苏宁 ;
沈锡宾 ;
吕相征 ;
汪谋岳 ;
钱寿初 .
编辑学报 , 2008, (05) :463-465
[2]   人为因素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影响 [J].
董建军 .
编辑学报 , 2008, (04) :365-366
[3]   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 [J].
李建辉 ;
王志魁 ;
徐宏 ;
肖志军 ;
孙梦婕 ;
苏洪余 .
编辑学报, 2007, (02) :154-157
[4]   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探讨 [J].
柳晓丽 .
编辑学报, 2006, (04) :285-286
[5]   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 [J].
任胜利 .
编辑学报, 2005, (06) :393-395
[6]   期刊影响因子: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J].
姜春林 ;
张冬玲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3) :86-89
[7]   影响因子(IF)在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局限性 [J].
徐兴余 ;
陈志强 .
情报资料工作, 2005, (03) :98-99+110
[8]   科技期刊自引情况的国际对比研究 [J].
张玉华 ;
潘云涛 ;
马峥 .
编辑学报, 2005, (01) :74-78
[9]   论影响因子及其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J].
崔雷 ;
侯跃芳 ;
张晗 .
医学情报工作, 2003, (04) :241-245
[10]   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J].
张凌之 .
编辑学报, 2003, (02)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