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共性”的诠释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被引:1
作者
袁祖社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文化公共性; 合法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分类号
0305 ; 010101 ;
摘要
“合法性”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主题、功能、特征及其发展形态等的深度反思和新的理解,是构成现代哲学深刻的文化-实践转向的实质性内容之一,是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研究中的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关键问题。将“合法性”叙事范式运用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处境的分析,意味着必须反思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新的理论范式,在何种意义上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合法性概念所蕴涵的“反思”式叙事以及对于“认同感”和“尊严感”的价值诉求,从“检讨”和“建构”两重维度上,提供了一个现代性语境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化危机的有效诠释视域。合法性话语的确立,不是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产物,而是“对话”的结果。立足当下以及未来思想演进的主题,从文化“公共性”视角介入,当是直面并化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合法性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学理性资源和正当性、合理性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公共性”信念的养成:“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及其人文价值追求 [J].
袁祖社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77-83
[2]  
经济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7
[3]   试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J].
葛荣晋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