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铁矿深凹露天开采最终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27
作者
宋卫东
杜建华
谢正平
马鹏娇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露天矿; 安全生产; 边坡; 稳定性;
D O I
10.13374/j.issn1001-053x.2005.04.001
中图分类号
TD861.1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针对大冶铁矿东露天最终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实际的开挖步骤与顺序,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两种方法,从分析开挖卸荷引起的边坡岩体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变化规律入手,对最终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大于1.25,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三个计算剖面上,由开挖引起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回填体不仅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还为转入地下开采提供了所需的安全覆盖层厚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层破碎带与采准巷道围岩作用机理模拟研究 [J].
宋卫东 ;
赵增山 ;
王浩 .
金属矿山, 2004, (02) :11-13
[2]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防排水措施的探讨 [J].
刘景秀 .
非金属矿, 2001, (04) :40-41
[3]   程潮铁矿2#主溜井加固工程稳定性数值分析 [J].
宋卫东 ;
郭寥武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3) :193-195+207
[4]   程潮铁矿淹井前后采场溜井稳定性数值分析 [J].
宋卫东 ;
王金安 ;
匡忠祥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4) :292-295
[5]   大冶铁矿东露天转地下开采开拓提升系统 [J].
沈道周 .
金属矿山, 1997, (06) :11-13
[6]   露天转地下开采若干技术问题的讨论 [J].
任世昌 .
矿业研究与开发, 1995, (03) :15-19
[7]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技术措施 [J].
章立才 .
金属矿山, 1994, (09) :16-18
[8]   折腰山矿床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设计与实践 [J].
吴洪年 .
有色矿山, 1994, (04) :8-15
[9]   论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若干特点 [J].
李鼎权 .
金属矿山, 1994, (02) :9-12+23
[10]  
露天转地下开采[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徐长佑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