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被引:3
作者
刘海涛
马立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问题; 发展趋势; 系统方法; 演化; 划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含油气系统概念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以来 ,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领域 ,并逐步实现石油地质理论和系统思路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外含油气系统的研究都是基于Perrodon与Dow于 1 994年综合得到的含油气系统概念 ,并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手段 ,将含油气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地质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从而预测有利的远景油气区带。但是目前在“含油气系统”名词的翻译、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含油气系统的具体研究方法 ,尤其是如何在地质条件和成藏模式复杂的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进行含油气系统分析等方面 ,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认为 :含油气系统的研究逐渐趋向于将静态的地质要素和动态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过程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达到定性和半定量化、定量化研究相结合 ,使含油气系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83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方法 [J].
王明君 ;
杨瑞召 ;
崔宝琛 ;
李宗飞 ;
周少强 ;
雷安贵 ;
孙月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17-118+133
[2]   含油气系统及其研究意义 [J].
李艳春 ;
孙国东 ;
王东坡 ;
杨光 .
世界地质, 2000, (02) :149-154
[3]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 [J].
姜建群 ;
胡建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193-196+254
[4]   含油气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 [J].
李贤庆 ;
潘继平 ;
许晓宏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1-5+5
[5]   含油气系统与有机地球化学的关系 [J].
陈建渝 ;
朱芒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246-249
[6]   “含油气系统”与“成油系统”概念对比 [J].
窦立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
[7]   用系统论研究含油气系统 [J].
徐怀民 ;
任怀强 ;
信荃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4) :1-3+97
[8]   论成藏动力学系统 [J].
田世澄 ;
陈建渝 ;
张树林 ;
毕研鹏 ;
张继国 .
勘探家, 1996, (02) :20-24+8
[9]   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其应用 [J].
胡朝元 ;
廖曦 .
石油学报, 1996, (01) :10-16
[10]   “成油体系”分析 [J].
费琪 .
地学前缘, 1995, (04) :16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