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三种角色定位

被引:10
作者
丁未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报业; 报纸业; 信息产业; 角色定位; 新闻; 近代报纸; 党报; 报纸; 报刊; 连续出版物; 新闻学者; 戈公振; 邵飘萍; 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新闻思想史上有关的报业角色观进行了一番梳理 ,粗分出三种报业角色定位 :( 1 )报业作为变革政治的“利器”。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想家确立的报业角色观 ,是建立在现实的政治改革———“以报救国”的基础上 ,梁启超所谓的报馆是“政本之本 ,教师之师” ,正反映了这一代报刊思想家对报业角色定位的理解。 ( 2 )报业作为传播新闻的“社会公共机关”。以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新闻学者 ,受“五四”精神和西方新闻观的影响 ,本着报业以“新闻”为本位的思想 ,提出报业应以经济自立达到政治上的独立 ,使报业成为其理想中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机关”。 ( 3)报业作为党的指导机关。中共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确立了这一报业角色思想 ,从严格意义上说党报不仅是一个宣传机关 ,它更是党组织、指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直接的领导机关。解放后 ,尤其是 1 95 6年曾对党报的这一角色定位有过新的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95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 新华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3
[2]  
敬告我国民. 梁启超. 新民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