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

被引:19
作者
卢万青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 产品内国际分工;
D O I
10.13510/j.cnki.jit.2009.07.011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步扭转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与贸易收支顺差 [J].
许煜 ;
徐翱 ;
尚长风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1) :1-7
[2]   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 [J].
张家胜 ;
祁春节 .
财经研究, 2007, (08) :28-40
[3]   对当前我国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的分析——兼评渣打银行王志浩关于贸易顺差的研究报告 [J].
管涛 ;
王信 ;
潘宏胜 ;
林艳红 .
国际金融研究, 2007, (06) :66-71
[4]   中国贸易收支顺差调整的可能性探讨 [J].
佟家栋 .
国际贸易, 2007, (05) :15-19
[5]   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 [J].
何帆 ;
张明 .
财贸经济, 2007, (05) :79-85
[6]   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 [J].
蒲华林 ;
张捷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02) :29-35+8+88
[7]   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 [J].
李稻葵 ;
李丹宁 .
国际经济评论, 2006, (05) :13-16
[8]   中国和东盟产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究 [J].
张建清 ;
宋士菁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 2005, (06) :10-13
[9]   试析我国贸易余额波动的成因 [J].
张茵 ;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5, (01) :38-46+66
[10]   人口年龄结构、贸易差额与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 [J].
王仁言 .
世界经济, 2003, (09) :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