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域旅游区空间整合—竞合模式发展研究——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吕军
刘承良
机构
[1]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整合—竞合模式; 旅游空间结构; 近域旅游区;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针对地跨不同行政区空间毗邻的旅游区(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和相异的特点,结合当前不同旅游区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动态,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异的"整合"和相似的"竞合"的"整合—竞合模式"(3C模式),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为例,探讨三毗临地域长岗(随州市)、客店(钟祥市)、绿林(京山县)旅游区整合—竞合空间模式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陶伟 ;
戴光全 ;
吴霞 .
经济地理, 2002, (04) :487-491
[2]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 [J].
陶伟 ;
戴光全 .
人文地理, 2002, (04) :29-33
[3]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高群 .
地理科学, 2001, (06) :558-563
[4]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空间竞争研究 [J].
保继刚 .
经济地理, 1994, (03) :93-96
[5]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J].
保继刚,彭华 .
人文地理, 1994, (02) :4-9
[6]   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 [J].
保继刚 ;
梁飞勇 .
经济地理, 1991, (02) :89-93
[7]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