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完善

被引:9
作者
宋国君
宋书灵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监测布点; 监测频率; 数据代表性; 环境质量报告书;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应包含科学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核查、基本要素尺度的确定和环境质量报告书基本内容的规范。社会学评估及人群健康核查可作为科学监测的有效验证手段;而基本要素的尺度确定包括合适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受体的暴露程度。当污染比较严重时,适合采用较大的时间尺度,污染较轻时采用较小的时间尺度。建议按照采用空气环境质量区的概念考虑空间尺度,并采用与时间尺度对应的概率来表示监测点的代表性。受体的暴露程度可采用特定时间尺度的二级空气环境质量覆盖率表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类型应当多样化,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描述、数据处理方法描述、数据代表性评价、环境质量评估结果和环境质量改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89+96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天津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J].
陈魁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1) :50-53
[2]   2001-2004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研究 [J].
田良 ;
鲁然英 ;
邢文听 ;
王莉 ;
王翔 ;
王伟 ;
王剑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S1) :101-105
[3]   在线调查的代表性与可靠性对比研究 [J].
黎沛姿 ;
谭北平 .
市场研究, 2005, (08) :7-11
[4]   空气污染暴露评价研究进展 [J].
黄虹 ;
李顺诚 ;
曹军骥 ;
邹长伟 ;
陈新庚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2) :118-122
[5]   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第四讲 大气污染的暴露评价 第二节 大气扩散模型及人口加权的大气污染暴露评价(续四) [J].
伏晴艳 ;
阚海东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6) :414-416
[6]   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对比研究 [J].
石登荣 ;
裘季冰 ;
严曾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03) :55-57
[7]   以“污染致病率”公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探讨 [J].
余国忠 .
环境保护, 2000, (11) :21-22
[8]   浅谈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几点体会 [J].
吕丽娟 ;
王小龙 ;
单莉莎 .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0, (03) :45-23
[9]   城市空气质量的管理 [J].
刘咸德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