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产妇缺乳的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世光
宋淑兰
吴光驰
郭素怡
赵忠国
朱玉敏
詹绍康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2] 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分泌研究室
[3]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
[4]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5] 济南市儿保所
[6]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危险因素; 催乳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沈阳、北京、上海、郑州、济南五市城区1409例产妇分娩后42天的婴儿喂养方式,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所有产妇在生理上都具有分泌乳汁的生理基础,而产后无奶的产妇主要是分娩前后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反射性抑制了乳汁的分泌。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人血清催乳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J].
谢启文 ;
宋淑兰 ;
吕伏英 ;
王玉波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4) :256-260
[2]   人催乳素的放射性碘标记 [J].
谢启文 ;
宋淑兰 ;
刘军 ;
吕伏英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86, (01) :33-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