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29
作者
黄支密 [1 ]
单浩 [1 ]
糜祖煌 [2 ]
杨海燕 [1 ]
仵蕾 [1 ]
储秋菊 [1 ]
秦玲 [2 ]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检验科
[2] 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16S rRNA甲基化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40株阴沟肠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从解放军第98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40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5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和rmtD)和9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结果40株阴沟肠杆菌中,6种基因rmtB、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和aph(3′)-Ⅵ的阳性株数分别为5株(12.5%)、11株(27.5%)、29株(72.5%)、13扶(32.5%)、2株(5;0%)和2株(5.0%);其余8种基因均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85.0%(34/40)。对29株aac(6′)-Ⅰb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证实有7株(24.1%)单独携带aac(6′)-Ⅰb-cr双功能酶基因(GenBank:EF375620、EU159121),18株(62.1%)单独携带aac(6′)-Ⅰb-Suzhou(苏州型,EU085533),3株(10.3%)同时携带aac(6′)-Ⅰb- Suzhou及aac(6′)-Ⅰb-cr 2种亚型,仅1株(3.4%)为aac(6′)-Ⅰb经典型。结论临床分离的40株阴沟肠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率较低而AMEs基因阳性率很高,至少存在5种AMEs基因。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阴沟肠杆菌中发现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修饰酶基因aac(6′)-Ib-cr [J].
黄支密 ;
糜祖煌 ;
王春新 ;
杨海燕 ;
单浩 ;
仵蕾 ;
储秋菊 ;
秦玲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7, 27 (06) :531-531
[2]   导致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新型16SrRNA甲基化酶研究进展 [J].
潘韵峰 ;
周华 ;
俞云松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06) :699-701
[3]   20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析 [J].
黄支密 ;
糜祖煌 ;
秦玲 ;
陈榆 ;
吴晶 ;
仵蕾 ;
单浩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5, (05) :428-431
[4]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及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J].
黄支密 ;
糜祖煌 ;
诸葛青云 ;
秦玲 ;
邹玉秀 ;
熊春林 ;
沈娟 ;
王春新 .
江西医学检验, 2005, (02) :97-100
[5]   Acquisition of 16S rRNA methylase gen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J].
Yokoyama, K ;
Doi, Y ;
Yamane, K ;
Kurokawa, H ;
Shibata, N ;
Shibayama, K ;
Yagi, T ;
Kato, H ;
Arakawa, Y .
LANCET, 2003, 362 (9399) :1888-1893
[6]  
Aminoglycosides: perspectives on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and strategies to counter resistance. Kotra L.P,Haddad J,Mobashery 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