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

被引:16
作者
张世英
机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黑格尔; 本质直观; 实体; 海德格尔; 《精神现象学》; 胡塞尔; 事情本身; 口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和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世界哲学史留下了极为丰硕的遗产。如果从历史效应的角度看,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当代相关性的一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因此,凡是希望挖掘黑格尔哲学活的精神的哲学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目光投向《精神现象学》。狄尔泰、卢卡奇、海德格尔、柯热夫、伊波利特、马尔库塞、阿多诺、伽达默尔……许多彪炳史册的20世纪大哲学家在自己思想发展的重要时刻都曾深入研究、解读过《精神现象学》,并留下极具哲学价值的文献,这就使得《精神现象学》具有了一种明确的当代相关性。这在黑格尔全部哲学遗产中是极为独特的。为了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200周年,本刊特别编发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的《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文。张先生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早在1962年,他就出版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述评》一书,并在2001年出版了《自我实现的历程》,对《精神现象学》进行详细的导读与诠释。在本文中,张先生围绕“面向事情本身”这一口号,对《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这一重大然而长期少有人问津的课题进行了重新审理。张先生的研究结论及其面对哲学史的态度,是发人深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Heidegger’s Pathof Thinking. Otto Poeggeler. . 1989
[2]  
Herausgegeben von Elis-abeth Stroeker. Edmund Husserl,Gesammelte Schriften. .
[3]  
Herausgegeben von Elisa-beth Stroeker. Edmund Husserl,Gesammelte Schriften. .
[4]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Heidegger.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