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被引:34
作者
李进东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胸外科辽宁沈阳
关键词
ARDS; 肺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PEE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俯卧位通气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J].
干建新 ;
张茂 ;
施小燕 ;
江观玉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08) :50-51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某些新认识 [J].
陈文彬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 (05) :16-17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 [J].
俞森洋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04) :11-14
[4]   ARDS与MODS二者发病机制的相互关联性 [J].
郭仓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02) :6-7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与机械通气的策略 [J].
刘大为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1) :16-20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 [J].
朱铁楠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10) :60-63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刘德铭 ;
王珍霞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01) :53-54
[8]   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 [J].
张淑文,王宝恩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5, (06) :378-381+389
[9]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 Kollef M H, Schuster D P.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1995
[10]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lessons from experimental studies〔J〕. Dreyfuss D, Saumon G.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