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政治哲学向度
被引:4
作者
:
李佃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李佃来
机构
:
[1]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
哲学研究
|
2015年
/ 10期
关键词
:
马克思;
实践;
政治哲学;
市民社会;
人类社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学术界虽然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做了诸多探讨,但其原本意蕴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了起来。深入文本语境会发现,马克思是在市民社会问题域中、在政治哲学意义上提出并厘定实践概念的,这要求我们应开启并凸显政治哲学的阐释向度:一是置于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政治哲学理论脉络中,二是置于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这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中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予以全新理解。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架起通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桥梁,也才有可能真正洞见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实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128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2]
政府论.[M].(英) 洛克 (Locke;J.) ; 著.商务印书馆.1964,
[3]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
1
→
共 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2]
政府论.[M].(英) 洛克 (Locke;J.) ; 著.商务印书馆.1964,
[3]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