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水资源补偿机制初步分析

被引:1
作者
王高社 [1 ]
吴志强 [2 ]
机构
[1] 陕西省行政学院
[2]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关键词
水资源; 补偿机制; 南水北调;
D O I
10.13411/j.cnki.sxsx.2013.04.001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的水源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资源状况对华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从制度上保证陕南水资源的量与质,是必然的选择,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则是其重要内容。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国内外实践和经济学理论,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陕南水资源补偿机制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以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水资源使用费返还等构建主要补偿基金;辅以市场调节的方式,引入国外资金和民间资金;给予永久性粮食补助等,以此三者的综合,形成陕南水资源的长效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引汉济渭是打开关中水资源瓶颈的“钥匙”工程 [J].
张克强 .
陕西水利, 2011, (01) :13-14+18
[2]   关于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J].
张秦岭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6) :1-4
[3]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孔凡斌, 2010
[4]  
福建省政府.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