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冲击作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灾变的原因

被引:8
作者
许靖华
何起祥
机构
[1]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地质研究所瑞士苏黎世
关键词
彗星核; 钙质; 第三纪; 超微化石; 碳同位素; 地球; 行星; 碳酸盐补偿深度; 陨石坑; 天体碰撞坑; 冲击地貌; 海洋生物; 水生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白垩纪末期发生的生物界危机是业已证实的事实。当时至少有半数的动物属和估计达75%的种从地球上消声匿迹。而植物界(浮游的超微化石除外)则甚少波及。1956年,一位不甚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德·劳彭菲尔斯(De Laubenfels)在他的一篇题为《恐龙的灭绝:另一种假设》的短文中指出,恐龙的绝迹,乃是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冲击地球所产生的“热空气”招致的。有一段时间,这种“热空气”假说曾成为人们窃笑的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32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