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度风险

被引:14
作者
李文祥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制度风险; 制度协调; 专家式认识; 常人式认识;
D O I
10.13784/j.cnki.22-1299/d.2008.05.02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制度自身存在着由于其功能出现偏差而产生的制度风险,它以制度与相关的其他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冲突为存在基础。制度风险的客观根源在于随现实变化而出现的制度变革以及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专家式认识是制度风险的主观中介。规避制度风险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制度与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间的制度协调,这既需要专家式认识与常人式认识的体用结合,又需要在制度协调时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反思风险并勇敢面对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卢现祥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5]  
致命的自负.[M].(英)F.A.哈耶克(F.A.Hayek)著;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7]  
理解的追寻.[M].刘少杰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8]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德)胡塞尔(Hussrl;E.)著;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