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波初动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131
作者
胡幸平 [1 ]
俞春泉 [2 ]
陶开 [2 ]
崔效锋 [1 ]
宁杰远 [2 ]
王艳华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格点尝试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查阅国家地震台网、各省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以及IRIS数据中心给出的一些国际台站的数字波形记录,读取P波初动方向,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MS)特大地震以及其后发生的部分强余震(44次)的震源机制解.这组震源机制解是对哈佛大学已公布的9个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的很好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711 / 17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J].
王卫民 ;
赵连锋 ;
李娟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403-1410
[2]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3]   一种矩张量反演新方法及其对2008年汶川M8.0地震序列的应用 [J].
刘超 ;
张勇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震学报 , 2008, (04) :329-339+440
[4]   以格点尝试法求取的山东地区现代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J].
周翠英 ;
华爱军 ;
蒋海昆 ;
董旭光 ;
吴延河 ;
张玲 ;
侯海峰 .
东北地震研究, 2003, (01) :1-11
[5]   伽师强震群震源特征及震源机制力学成因分析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陈晓非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54-662
[6]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7]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附视频 [J].
许忠淮 ;
阎明 ;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3) :268-279
[8]   由地震波初动求断层面方法的一些推广和改进 [J].
郭增建 .
地球物理学报, 1958, (01)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