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在夏季短时间尺度上的分层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8
作者
赵林林 [1 ,2 ]
朱梦圆 [2 ]
冯龙庆 [3 ]
刘笑菡 [2 ]
朱广伟 [2 ]
陈元芳 [1 ]
秦伯强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体理化指标; 垂向分层; 蓝藻水华; 风浪扰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连续9d(2010年7月24日至2010年8月1日)对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垂向分层的高频率观测,揭示太湖多指标垂向分层规律.观测表明:(1)太湖中各水质指标频繁出现分层现象,但不稳定;(2)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含气温的日变化、蓝藻水华堆积与风浪扰动等;(3)气温和太阳辐射日变化影响水温分层,水温垂向变幅可达3.94℃,进而影响其他水质理化指标分层;(4)蓝藻水华堆积是影响水体理化指标垂向分层最强烈的因子,堆积发生时水体各理化指标垂向分层明显,垂向变幅溶氧达8.67mg/L,溶解氧饱和度达122.8%,电导率达48μC/cm,pH达1.49,叶绿素达9.1μg/L,浊度达26.5NTU;(5)随着风速的增加,除浊度外其他指标分层明显减弱,在大风期水体理化指标基本无分层现象,小风期则容易形成分层,但对分层的影响程度小于蓝藻水华堆积.研究表明,尽管太湖是大型浅水湖泊,长时间的分层不会形成,但是水体各理化指标昼夜或1-2d的短时期尺度垂向分层现象经常出现,对水生物、水气界面和水土界面物质交换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湖泊水质高频观测等调查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天目湖溶解氧变化特征及对内源氮释放的影响 [J].
贺冉冉 ;
罗潋葱 ;
朱广伟 ;
陈伟民 ;
周世平 ;
高荣平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4) :344-349
[2]   浅水型湖泊水温日成层现象的初步探讨——以太湖为例 [J].
张玉超 ;
钱新 ;
石川忠晴 ;
孔繁翔 .
四川环境, 2008, (03) :45-48
[3]   太湖水温分层现象的监测与分析 [J].
张玉超 ;
钱新 ;
钱瑜 ;
陆根法 ;
石川忠晴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6) :117-121
[4]   水文气象因子对藻华爆发的影响 [J].
高月香 ;
张永春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 (02) :10-12
[5]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模式及其估算方法——以太湖为例[J]. 秦伯强,朱广伟,张路,罗潋葱,高光,Gu Binghe.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6]   强弱风浪扰动下太湖的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水科学进展, 2004, (06) :775-780
[7]   天目湖热力学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J].
张运林 ;
陈伟民 ;
杨顶田 ;
黄文钰 ;
江晶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61-67
[8]   抚仙湖垂向水质状况及特征研究 [J].
王建云 ;
普发贵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 (S1) :53-58
[9]   模拟水动力对湖泊生物群落演替的实验 [J].
陈伟民 ;
陈宇炜 ;
秦伯强 ;
高锡芸 ;
高光 ;
季江 ;
许秋瑾 .
湖泊科学, 2000, (04) :343-352
[10]   风场对藻类在太湖中迁移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朱永春 ;
蔡启铭 .
湖泊科学, 1997, (02) :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