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共享经济新就业形态的研究

被引:40
作者
汪雁 [1 ]
张丽华 [2 ]
机构
[1]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
[2]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新就业形态; 就业影响; 网约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随着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约工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规模巨大的新生就业群体,且展现出鲜明的新就业形态,主要表现为用工主体的平台性、轻资产化和就业主体的原子性和重资产化,用工方式的高弹性和社会化,就业方式的网约性和非标准化,用工管理上的"重绩效轻责任"非均衡性以及就业关系的去劳动关系化等主要特质。共享经济新就业形态既对促进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贡献,也对相关劳动权益实现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工会组织等在处理好远与近、合与分等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98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J]. 刘根荣.经济学家. 2017(05)
  • [2] 全球分享经济发展态势
    于凤霞
    徐清源
    [J]. 信息化建设, 2016, (08) : 14 - 17
  • [3] 互联网+ 激活新就业形态[N]. 谢雨,吕莉,邵玉姿,郑海鸥,杨迅,吴姗,程焕.人民日报. 2018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