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鸵鸟蛋化石的新发现及其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安芷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方解石晶体; 新发现; 安芷生; 蛋化石; 薄片; 图版; 偏光; 鞍山; 辽宁; 蛋壳; 乳头体; 矿物碎屑; 乳头层; 显微结构;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64.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的鸵鸟蛋化石,除其碎片分布地点多至难以统计外,较完整或完整的蛋化石也陆续有所报导,截至1960年至少有71个。此后有所发现,但尚无正式记载。P.R.鲁维(Lowe)1931年将黄土和红色土中发现的鸵鸟蛋化石归为安氏鸵鸟(Struthio anderssoni)。1959年杨钟健教授等系统地讨论了我国舵鸟蛋化石的埋藏条件和地理分布,这对研究黄土的形成及其地层有重要的意义。据目前所知,以往研究的舵鸟蛋化石地层层位多不清楚,极少附有地质剖面。至于蛋化石的显微结构研究则更为缺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曾在山西省五寨县收购到一个当地农民发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8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的黄土 [J].
刘东生 ;
张宗祜 .
地质学报, 1962, (01) :1-14+106
[2]   中国鸵鳥蛋化石的新发現和其在地层上的意义 [J].
楊鍾健 ;
孙艾玲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02) :115-119
[3]   山东莱阳蛋化石 [J].
杨钟健 .
古生物学报, 1954, (04) :371-388+458
[4]   记平原省辉县新出土的鸵鸟蛋 [J].
杨钟健 .
科学通报, 1952, (06)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