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蓝福生
机构
[1] 广西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海甘蓝;种子发芽;生理休眠;预处理;次氯酸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5 [甘蓝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受种子生理休眠作用的影响和硬而厚的种皮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使海甘蓝(CrambemaritimaL.)种子发芽慢,发芽率低。为探索加快海甘蓝种子发芽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我们先后进行了8种不同的种子预处理试验和6种不同次氯酸钠溶液浸种的发芽试验。结果发现:(1)种子剥皮处理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发芽和提高发芽率;(2)用浓度为0.05%的赤霉酸溶液浸种18h对海甘蓝种子发芽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用0.20%的代森锰锌45M(Diithane45M)溶液浸种20min的消毒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可减少海甘蓝幼苗死亡率;(4)适宜浓度的次氯酸钠漂白水(法文名1'EaudeJavel)的溶液(10%)浸种5min对促进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减少幼苗死亡均有良好效果;浓度低于10%时.不足以腐蚀种子硬而厚的种皮而促进种子发芽,也不足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而减少幼苗死亡率;浓度大于10%时,对种子的胚和种子内的酶活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抑制种子发芽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