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价波动成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VAR模型视角

被引:3
作者
张前荣
机构
[1] 国家信息中心
关键词
物价波动; VAR模型; 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严峻的物价形势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看,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因此,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08, (02) :33-43
[2]   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 [J].
刘金全 ;
金春雨 ;
郑挺国 .
世界经济, 2006, (06) :3-12
[3]   资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研究综述 [J].
谢冰 ;
彭洁 .
经济学动态, 2003, (12) :85-88
[4]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刘元春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