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形成机理与成灾特征——以石棉县2013-07-04群发泥石流为例

被引:10
作者
倪化勇
宋志
徐伟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泥石流; 沟床侵蚀; 强降雨; 形成机理; 成灾特征;
D O I
10.13577/j.jnd.2015.0213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3年7月4日18时许,石棉县后沟、熊家沟、马颈子沟3沟同时发生了泥石流。以石棉县2013-07-04群发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绘、遥感解译,研究了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小时雨强36.6 mm的暴雨激发了这次群发泥石流,该短历时强降雨可视为是触发这次群发泥石流关键因素;沟床质侵蚀与起动是泥石流最重要的物源,3条沟内约97×104m3沟床堆积物被侵蚀补给泥石流,这次群发泥石流流体粘度高,搬运能力强,下游峰值流量分别达到751.0 m3/s,870.1 m3/s和758.7 m3/s。研究结果对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特征的认识及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水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与预报研究进展与方向 [J].
唐川 ;
章书成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8) :787-793
[2]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其预测初步探讨 [J].
倪化勇 ;
吕学军 ;
刘宇杰 ;
唐业旗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5) :612-620
[3]   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基本特征附视频 [J].
唐川 ;
张伟峰 ;
黄达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6, (02) :129-135
[4]   四川德昌县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J].
刘希林 ;
赵源 ;
李秀珍 ;
倪化勇 ;
苏鹏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1) :11-16
[5]   四川汶川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J].
刘希林 ;
吕学军 ;
苏鹏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1) :66-71
[6]   水流冲刷沉积物生成泥石流的条件及运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J].
王兆印 ;
张新玉 .
地理学报, 1989, (03) :291-301
[7]   Initiation process of debris flows on different slopes due to surface flow and trigger-specific strategies for mitigating post-earthquake in old Beichuan County, China [J].
Zhuang, Jian-qi ;
Cui, Peng ;
Peng, Jian-bing ;
Hu, Kai-heng ;
Iqbal, Javed .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3, 68 (05) :1391-1403
[8]  
中国泥石流.[M].唐邦兴主编;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著;.商务印书馆.2000,
[9]  
流域地貌系统.[M].陆中臣等著;.大连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