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被引:15
作者
魏自民
王世平
魏丹
许景钢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4]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5] 北京
[6]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有机态氮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结束时,与不加外源微生物处理相比,并没有引起氮素的损失。氨基酸态氮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时,外源微生物处理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表明外源微生物处理可促进氨基酸态的形成;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各处理都是在堆肥的升温期、高温期增加,随着堆肥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堆肥的腐熟阶段,则呈现较为平稳的走势。但相对于堆肥的不同时期,由于处理不同,酰胺态氮与氨基糖态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酰胺态氮含量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处理,而氨基糖态氮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两种外源微生物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J].
黄懿梅 ;
曲东 ;
李国学 ;
张福锁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3) :208-210
[2]   不同堆肥材料及引入外源微生物对高温堆肥腐熟度影响的研究 [J].
李国学 ;
黄懿梅 ;
姜华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S1) :139-142
[3]  
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M].李国学;张福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  
腐殖质化学.[M].(美)F.J.斯蒂文森(F.J.Stevenson)著;夏荣基译;.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