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的价值估计、受益者分析和融资模式探讨

被引:25
作者
王轶军
郑思齐
龙奋杰
机构
[1]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 特征价格模型; 显示性偏好; 住宅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市价值。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直接影响着居民在城市中生活的舒适和便利程度,关系到城市长期发展的动力。围绕此主旨,论文探讨了3个相关的问题。第一,如何估计城市公共服务这些非市场品的价值;第二,这些城市公共服务的成本承担和利益享受是否匹配;第三,怎样的公共品融资模式能够使上述关系更为匹配。基于显示性偏好法中的特征价格模型,利用北京市住宅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微观个体交易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愿意为居住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公园周边一定范围(0.8公里)内分别支付住宅价格的17.1%、12.4%和6.4%.但是,这种价值并没有被资本化到土地价格中。这表明,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偏好的信息并没有被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地价的形式传递给政府,开发企业成为实际的受益者。以房地产价值作为税基的物业税的征收使信息可以从居民直接传递至城市政府,将使城市公共服务的融资模式更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D].何剑华.清华大学.2004, 03
[2]  
公共财政学.[M].刘玲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