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柴达木盆地植物区系分析及其形成的探讨
被引:23
作者
:
潘晓玲,张宏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系
潘晓玲,张宏达
机构
:
[1]
中山大学生物系
来源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柴达木盆地,植物区系分析,植物区系起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8.156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柴达木盆地植物区系以古地中海成分占主要地位.本区系中的中亚成分同样是古地中海区系的一部分.其中的温带成分是由华夏植物区系发展起来的.并与安加拉区系有联系.区系中的喜马拉雅成分是当地起源的.它们是本区系中的年青成员.无疑是华夏区系的后裔.而一定数量的特有成分则表明了区系的特殊性.柴达本盆地的植物区系虽然经历了干旱到湿润、湿润到干旱的反复交替.但有充足的抱粉资料证明:现代的柴达木盆地干旱植物区系在第三纪时就已形成.且一直处于干旱、寒冷的气候控制之下.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