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好氧填埋结构CH含量分布变化研究

被引:22
作者
董路
刘玉强
黄启飞
杨玉飞
王琪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室 北京
关键词
准好氧填埋; 城市固体废物; CH4;
D O I
10.13198/j.res.2005.03.22.dongl.005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依据准好氧填埋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对甲烷、氧气在准好氧填埋体中不同层次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垃圾填埋体下层φ(CH4)为33 1%,φ(O2)为1 1%;中层φ(CH4)为15 0%,φ(O2)为4 2%;上层φ(CH4)为3 1%,φ(O2)为12 2%。而厌氧填埋结构的φ(CH4):下层为31 5%,中层为32 6%,上层为22 0%。在准好氧填埋结构条件下,φ(CH4)的分布具有下层>中层>上层的层次特性;φ(O2)呈上层>中层>下层的规律性。在准好氧填埋、厌氧填埋体中,φ(CH4)的平均值分别为17 0%和29 0%。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静态垛好氧堆肥堆体中氧气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 [J].
郑玉琪 ;
陈同斌 ;
高定 ;
郑国砥 ;
罗维 .
环境科学, 2004, (02) :134-139
[2]   我国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和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J].
时景丽 ;
王仲颖 ;
胡润青 ;
宋彦勤 .
中国能源, 2002, (08) :27-29
[3]   便携式红外线分析系统在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J].
唐青云 ;
王琪 ;
董路 .
分析仪器, 2002, (03) :40-42
[4]   有机垃圾厌氧处理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J].
周少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9) :81-84
[5]   垃圾填埋气体横向迁移测试研究 [J].
廖利 ;
陈朱蕾 ;
李道圣 ;
吴学龙 ;
梁荣华 .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999, (02) :17-21
[6]   中国甲烷排放现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李晶 ;
杨昕 ;
王秀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2) :67-75
[7]   垃圾填埋场的厌氧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类群 [J].
杨琦 ;
张亚雷 ;
汪立忠 ;
王罗春 ;
赵建夫 ;
陆雍森 .
中国沼气, 1997, (03) :7-10
[8]  
中国环境年鉴[M]. 中国环境年鉴社 ,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2003
[9]  
Mechanism of selfstabilization of semiaerobic landfill,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nnual landfill symposium .2 Shimaoka T,Matsufuji Y,Hanashima M. San Diego, California: Solid Waste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 2000
[10]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2 Gorge tehobanogous,Hilary Theisen,Samuel Vigil. McGraw Hill . 1993